提升城乡教育供给质量情况汇报.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提升城乡教育供给质量情况汇报为打通城乡教育“壁垒”,破解城区学位紧张、城乡师资不均、教学水平分化、农村校舍闲置等问题,xx 县着力推动校点布局与人口流向配套、师资力量与就学需求对应,精准提升农村办学水平、转化利用闲置校舍资产,有效实现城乡教育供给质量的整体性提升。截至目前,累计整合职中 3所,新增中小学 2 所,撤并中小学 10 所,分流学生 4283名、教师 769 名,逐步构建起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增强的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一、“四个集中”优化校点布局按照“适度超前规划、相对集中办学”思路,推动教育布局从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使学校发展更均衡、学生就学更方便、接受教育更公平。一是高中向城区集中。采取整体合并方式,将农村综合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城区和中心镇普通高中与 xx 县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学资源覆盖面。目前,已推动 3 所农村高中、3 所职业技术学校“全面进城”。二是初中向中心集镇集中。按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照“合理布局、效益最大”原则,规划撤并教学质量低、生源相对较少的农村薄弱初中 34 所,在中心集镇和县城所在地新建初中 1 所、以“扩容”等方式改建保留初中 16 所,满足周边乡镇就学需求。三是小学向乡镇集中。规划撤并小学 80 所,新建中心小学 2 所,保留中心小学 39 所,设置教学点 43 个,将师资力量向集镇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乡镇中心小学转移,着力构建以城镇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为主,教学点为辅的多元协调发展的小学新格局。四是幼儿园向人口聚集区集中。通过在乡镇中心小学增设幼儿园、将被撤并普通小学校舍改建为幼儿园等方式,逐步推动公办幼儿园向人口聚集区靠拢,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二、“四种方式”合理分流师资将教师分为“校长、普通教师、临退休教师、退休教师”四类,分类施策进行分流安置,着力推动全县教师队伍的优化重组。一是竞聘上岗选校长。采取公开报名方式,通过“教师测民意、专家评素养、*委考实绩”,面向全县符合条件的人员公开选拔学校校长,对于落选的学校校长,综合使用调剂到学校其他领导岗位、参与普通教师竞聘上岗等方式予以消化。目前,已交流使用学校领导人员 38 人。二是双向选择聘教师。明确各建制学校给予 20%的岗位总量实施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跨校竞聘,教师可自行选择竞聘上岗去向;对落选人员实行待岗管理,待岗管理结束后,符合条件的在空缺岗位中参加竞聘上岗,对连续三年未竞聘上岗的予以解聘。目前,已通过竞聘上岗分流教师 457 人。三是综合施策安临退。对被撤并学校临近退休不足三年的教师,采取“就近学校直接聘用一批,县内其他事业单位安置一批,教辅转岗一批”等方式进行安置,逐步消化超编教师。目前,已就近学校专岗安置教师 23 人。四是承接管理定归宿。采取区域性集中管理和并入学校承接的方式落实被撤并学校退休教师退管工作,定期开展文体及公益活动,充分营造“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目前,已累计接收退休教师 251 人。三、“四种模式”提升办学水平通过“以优带新、以强带弱、以面带点、以研提质”等方式,切实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一是名校领办全面融。推行集团化办学,由质量高的学校领办新办的学校,全面提升新校管理质量和办学水平。目前,已将城区新办的 2所义务教育学校设为 2 所教育质量高学校(潼川二小、xx 一中初中部)的分校区,实行一校两区、一套班子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强弱共建结对帮。实施 12 所城区学校与 15 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支教计划,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建立“同步管理、同步教研、捆绑考核”体系,鼓励城区学校教师下沉,有效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三是优化设置统一管。采取“一校多点”的方式,将距离乡镇中心集镇较远的 43 所小学设置为乡镇中心小学教学点,提供小学低段教学,实行“统一建制、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筹教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