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关于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和专业优势,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对我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实地视察了x、x、x等科技创新机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区科技局和x高新区管委会有关产学研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及人大代表、企业和高校专家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我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成效(一)产学研融合的基础更加扎实。强化主责意识,坚持把产学研融合发展摆到加快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全局中,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构建支持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夯实融合基础。一是强化制度支撑。结合区情实际,研究出台了《x区加速打造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的若干政策举措》、《x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规范引领产学研融合有序发展。累计建成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创孵化载体57个,基本形成“一园一巷两湾区”的产城发展格局。二是强化考核激励。发挥区政府在产学研融合中的统筹抓总作用,坚持把产学研融合发展与区“创新活力榜”考核同步推进,加强部门街道板块间互通融合,协同规划产学研融合发展总体任务,做到责任共担、工作联动、资源共享,形成全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改善产学研融合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服务质效和覆盖面,持续提升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重点科技企业全覆盖走访,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矛盾。实施金融助企行动,召开科技金融赋能创新企业对接会,协助260家—1—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科技企业申请科技贷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产学研融合的内涵得到提升。坚持聚焦区域资源禀赋,突出产学研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凝聚资源力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坚持校地企联动。开展“百校对接”活动,依托x、x等院校优势,推进校地企一体联动,举办x区校地企融合创新发展大会,成立x区“校地企”人才引育战略联盟,举行“十里x十校同台”校地企融合创新发展大会,激活产学研融合源头活水,拓展产学研融合途径。二是坚持创新引领。依托区域高校优势,成立“x”,与x持续共建x创新湾区和x,与x和x共建武器装备轻量化创新协同中心,促进了创新资源整合、力量融合、人才聚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是坚持做强主体。突出产学研融合中企业主体地位,抓住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科技企业成长为主线,充分发挥区域大院大所、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以科技型企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标杆的科技企业梯队。2023年,全区高新企业申报3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评价超1300家,新研机构及关联带动企业营收全年突破x亿元。(三)产学研融合的效果充分彰显。扎实推动产学研融合,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能量动力。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出台《x区加快推进赋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措施》,强化产学研融合政策激励,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多层次科创孵化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促进技术交易,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南京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相关企业创新人才参加2023年“省成果转化”项目和产学研项目申报,24家企业申报项目成功入选,获得省、市技术成果转移支持资金近—2—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3000万元,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二是加快推进技术攻关。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产学研融合,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的融合支持力度,创建x、x等省级新型创新研发机构,4家企业成功申报x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企业入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库。组织x、x、x等8家新研机构申报省、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技术攻关项目,南京x入选x省人才攻关联合体,推动产学研...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