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目录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表述和判断,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新征程上,我们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充分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党的理论创新实践的规律性总结,是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转化为自身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2必须坚持自信自立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的理论源头,也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坚持自信自立,既是基于历史的自信和自强,也是基于现实的变革与成就,更需要今后的担当和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更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3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有方向和依归;不断创新,方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才有活力和基础。“守正”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守正是创新的基本前提,也是创新的可靠保障。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4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既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5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战略谋划和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坚持系统观念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我们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6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彰显大党大国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将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断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充分彰显了胸怀天下的深厚情怀。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一)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引领,生动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这对战略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二)历史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正是对历史思维的生动表述。通过回眸历史、反思历史,对于当前时代的发展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意义。通过反思历史,我们可以用厚重的历史警示现实,从对历史趋势的把握中明确方向、指引未来。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三)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在现实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任何工作中,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要求我们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辩证思维与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的高度统一,为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思维。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四)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系统观点,把对象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大思想;强调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五)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追求创新、引导创新、促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在常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敢于超越常规、开辟新径,提出新的创造性思路。创新思维突破了一般的认识水平,发现了以往没有发现的事物联系,在习以为常的领域找到了创新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激励我们“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六)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我们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衰。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七)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凡事要从坏处准备,积极主动应对,趋利避害,看到“坏处”、解决“难处”、争取“好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对那些可能迟滞甚至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加强研判、全力防范,把底线牢牢守住。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结语◆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风险挑战将越来越复杂,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将越来越多。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