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心得体会.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底线思维心得体会底线仅仅是底线思维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只能告诉人们底线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有着更丰富的含义。******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出了底线思维的三层含义:第一,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起点在于凡事要从坏处准备。从坏处准备,首先要搞清楚有哪些坏处,这需要对一件事、一种行为所处的方位做出明确的判断,运用矛盾分析法,掌握它可能造成的坏结果。第二,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其目的是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不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思维方法,从坏处准备也不是要守着底线过日子。底线思维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要追求最好的结果。第三,打通最好与最坏之间的桥梁是坚守底线,做到有备无患,赢得主动权。底线思维蕴含着积极有为的态度,要求人们积极寻求合适的方法,推动目标尽快实现。运用底线思维,首在确定方位,从坏处准备。顾名思义,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抓手的思维方式。底线是一件事情、一种行为从可以接受变得不可接受、从善演变为恶的分界线。以底— 1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线为抓手就是要抓住这条分界线,筑牢防范体系,阻止最坏的情形发生,解除后顾之忧。《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准备,充分估计一件事情可能引起的最坏的结果,严防死守,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唯其如此,才能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最终成就事业。从坏处准备,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是一种居安思危的人生态度。居安思危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晋悼公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但愿主公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魏绛这番充满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居安思危不仅是治国理政必需的谋略,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慧。《霍光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徐生家— 2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里的一个家仆对徐生说,前几日,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客人看到您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让我告诉您,需要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移开。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徐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久,徐生家里果然失火了。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好不容易才把火扑灭了。于是,徐生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人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烟囱移草垛的那个人。家仆就对徐生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就不用破费摆设酒席,更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徐生幡然醒悟,忙去邀请那位客人。坚守底线,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贵在谨小慎微。黄炎培在和***同志的“窑洞对话”中曾经提到这样的历史周期律:“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以至于最后都无法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在顺境中,往往容易麻痹大意、骄傲自满,也就容易捅娄子、出问题;倒是在— 3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逆境时,由于人们能够谨慎小心,常常能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