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情况汇报.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情况汇报xx 县是百万人口大县,也是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的县之一。为破解监测对象识别把握不精准、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风险消除简单化等问题,xx 县以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挂牌督办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建立“3+4+3+3”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确保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一、探索监测对象“三级分类”管理机制一是明确分级管理标准。聚焦监测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现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状况分为“红卡户”“黄卡户”“蓝卡户”三级监测户,并对监测对象风险等级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依据监测对象生产生活状况及时调整、确认风险等级、分级予以帮扶。目前,全县 950 户监测对象全部纳入分级管理。二是确定监测联系人员。落实乡镇科级干部联系帮扶机制,明确乡镇正职领导负责监测帮扶不少于3 户,乡镇副职领导负责监测帮扶不少于 2 户,其他科级干部负责监测帮扶不少于 1 户,实行“红卡户”半月一走访,“黄卡户”一月一走访,“蓝卡户”一季度一走访,确保帮扶终端见效。实行科级干部联系帮扶后累计走访监测联对象 535 人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次。三是细化监测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家庭状况、不同风险类别和帮扶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户一策”针对性制定综合帮扶措施和长期稳定的增收计划。对有劳动能力的,优先采取务工就业、发展产业等措施进行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及时按相关程序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对因病因灾等突发严重困难的,协调落实医疗救助、防止返贫预警处置基金等帮扶政策,帮扶措施落实覆盖率达 100%。二、健全行业部门“四项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健全“线索信息共享”制度,找准风险隐患。明确卫健局、医保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 16 家县级部门风险线索推送主体责任,财政局、人社局、人行 xx 支行等 8 个行业部门拟新增监测对象信息比对主体责任,每月 5 日为“风险线索推送日”,实行“行业部门推送信息—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汇总反馈—乡镇初步核实—部门信息比对—联席会议精准研判”模式,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今年累计推送风险线索32877 余条。二是健全“部门联动核查”制度,推动“三个必核”。建立重点群体台账,对新增低保户、突发重病户、受灾困难户等实行三个必核查,由民政局、应急管理局、残联等 11家行业主管部门对农户“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开展入户核查 6850 户,并对发现的问题逐项提出解决措施或方案。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三是建立“帮扶措施会商”制度,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建立县级帮扶措施库,明确增收类、“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类、兜底保障类等 4 大领域帮扶救助措施,由各行业部门根据工作职能职责提出具体帮扶措施,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牵头召集县级相关行业部门根据监测对象不同风险类型因户施策,从帮扶措施库中选取对应措施制定详细帮扶计划。四是建立“风险消除评估”制度,保证科学标注销号。探索“乡镇+部门”两级联动机制,由乡镇对风险消除对象每季度开展“回头看”,核查风险消除是否稳定、是否有新的风险点,对存在新的返贫致贫风险的按程序重新进行认定。同步组建县级风险消除评估组,由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牵头召集相关行业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拟消除风险监测对象逐户开展综合评估,对核查评估未通过的,及时反馈乡镇继续落实帮扶。三、完善巩固成效“三类保障”落实机制一是构建组织体系“保障网”。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指挥体系,成立全县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专班,严格落实“县负总责、乡镇抓落实”和“三级书记”抓整改的工作机制;健全防止返贫预警监测体系,设立县乡村三级防止返贫预警监测员,分类细化确定 5-6 项具体职能职责,每月围绕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推动实现常态化、动态化摸排和跟踪监测。二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是搭建防止返贫“基金池”。设立 1000 万元县级防止返贫预警处置基金,按照户申报、村审核、镇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