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某县生活垃圾治理情况经验交流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X县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可持续抓的“细小微”事项,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构建以政府搭台为基础、转运体系为重点、长效机制为保障的可持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有效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方参与性不高、收运处置设施运转难以常态化等问题,切实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改革成果。目前,垃圾收费管理制度全覆盖镇、村两级,78.52万农村常住人口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付费体系,相关经验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整改整治现场会上交流推广。一、政府牵引搭台,奏响环境整治“协奏曲”。建立“政策引领+社会参与+群众自治”治理模式,“一盘棋”思维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是建立工作责任矩阵,构建“齐抓共管”格局。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关键环节,制定《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实施意见》《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标任务、职责分工、阶段任务等予以明确,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乡镇落实、群众参与”原则,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村组干部包片”工作机制,实现183个行政村科级领导包村全覆盖。二是探索市场运行机制,打造“专业水平”队伍。按照事企分离、管干分开的原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实力较为雄厚的第三方企业,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处置设施运行维护工作,变“村、镇、县”三方共管为第三方公司统一管理,形成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乡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收运,转运成本降低28.4%。三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在充分考虑农村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明确1-3元/人·月的村级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管理,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收运体系建设,得到村民群众广泛认可。今年以来已收取费用1000余万元,同比增长32.5%。二、完善转运体系,构建垃圾治理“全链条”。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清理一条链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一是前端收集全覆盖。探索“公共场所定时定点+农户住宅定时定线”垃圾收集模式,采取专桶存放、专车运输、专人收集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三专”方式,通过聚居点位“一对一”、散户上门“一对一”、车辆路线“一对一”,破解前端垃圾“哪里收、谁来收、如何收”的问题。截至目前,共配备保洁人员4500余人、设置村组垃圾收集点5920个,收集转运频率由原来的7-15天/次提升至1-3天/次。二是中端转运不落地。建立“快递式”农村垃圾直运体系,采购具备密闭和压缩功能的全自动垃圾清运车,确保垃圾“自动装卸,渣水分离,压缩回收,密闭运输”,实现“收集点——处置点”两点直运、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共配置生活垃圾转运车103台、保洁运输车817辆,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37座,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达100%。三是末端处置资源化。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6.24亿元引进X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日处理1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高科技垃圾处理技术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同时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蒸汽发电、供热,变“填埋废物”为“发电燃料”。截至目前,累计处理生活垃圾80余万吨、发电量3.46亿度,发电收益7500万元,年节约标煤约4万吨,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三、健全长效机制,撑起生态环境“保护伞”。坚持以财政补贴为支撑、考核激励为抓手、群众参与为突破口,推动农村生活垃圾缴费处置长效化、制度化。一是真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金白银投入下好“一盘棋”。制定《城乡生活垃圾治理...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