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法与地方人大监督工作.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监督法与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范文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动实践为制定监督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人大监督工作一直呼唤监督法。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认真履行法定职权,监督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一是认识不断提高。从“找麻烦”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从“要把监督工作放在与立法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到“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到“既要依法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又要支持‘一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反映了人们对于人大监督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制定监督法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工作不断规范。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情况看,六届处于摸索阶段,七届重在实践,八届着力—1—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创新监督形式,开展了述职评议、代表评议等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九届重视制度建设,先后就经济工作监督、司法工作监督等制定了规范性文件。2004年,中共浙江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2005年,为深入贯彻中发[2005]9号文件精神,省委转发了省人大常委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省人大代表作用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省十届人大工作尤其是监督工作在规范做法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三是力度不断加大。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监督工作选题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定监督对象敢于攻坚碰硬,监督内容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注意把监督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强调跟踪监督一抓到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监督工作的力度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社会的好评。四是作风不断转变。人大监督工作从过去主要依靠常委会领导个人的权威,到现在着重依靠常委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更好地坚持,民主作风得到进一步弘扬。总之,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为制定监督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二、依据宪法制定监督法是规范和加强地方人大监督工作—2—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的重要举措(一)监督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民主立法的典范、集体智慧的结晶。制定监督法的工作,早在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就开始酝酿,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组织专门班子起草,于2002年8月初次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才予以通过。期间,*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人大监督工作发表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区、市和各部门的意见,起草小组广泛调研,不断进行论证,进行数十次修改,使法律草案更加民主、科学和完善,真正凝聚了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的同志和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监督法的起草、修改、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历经20年锲而不舍,可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是不多见的。(二)监督法明确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重要内容、基本形式和主要程序,是对宪法和法律关于人大监督职权的具体化。人大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主要集中体现在监督法第一章总则里面。监督法第二章到第八章,规定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无论是法律监督还是工作监督,监督内容都是关系改革发展(名称替换)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些方面在宪法和地—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方组织法、立法法等法律里面有的只作原则规定,有的规定比较简单,监督法则分别设立专章对监督内容、形式、程序予以详细规定,这是对宪法和有关法律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