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劳动、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要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指导思想准确、工作方向正确,进一步武装头脑,提高业务能力。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当成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提高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政治方向准确不偏移,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推动各族群众逐步—1—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的。中华文化之所以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正是有了各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有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加强各民族交—2—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