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设想前言:本文针对目前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这一问题,通过对典型社区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列举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并从保障机制、思想观念及生活特征三方面进行分析。在社会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下,社区居民自治参与逐渐成为社区建设的新主题、新动力。然而,目前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已经成为社区建设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剖析,提出几点个人设想。一、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主要表现尽管我们的社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然而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目前却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主要表现为:1.社区居民自治参与意愿较低通过对街道新江南花园社区500位居民调研,发现仅有25%“”的社区居民愿意经常性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有53%的“”居民愿意稍许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还有22%“的居民不愿”意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2.总体参与率不高且分布不均匀在上述调查对象中,有约50%社区居民表示近一年没有参与任何社区事务与活动;有约24%的社区居民近一年来偶尔参与社区活动;而近一年中经常性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占不到30%的比例。在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当中也存在不均衡现象,参与社区事务的人群主要是离退休老人,下岗职工,低保、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弱势群体或者假期中的青少年学生,约占75%的比例。他们大多没有收入或只有很少收入。而在职的中青年参与率只有18%,大多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参与。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居民收入水平越高,社区活动参与率越低。3.自治参与程度不深、范围不广“”新型的基层社区管理体制要求采取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社区事务管理更强调社会化运作和居民自治管理。然而目前,社区事务仍然基本上按照行政方式进行管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受到制约,参与社区事务多只参与到事务的实施过程,而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监管方面则鲜有涉及。即使是社区事务的实施,由于多是一些组织居民打扫街道等老套形式,也造成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导致居民自治参与程度不深,参与效率低下。二、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在这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本文仅从保障机制、观念与行为以及生活特征这三方面对参与不足的原因进行剖析。1.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居民社区参与放不开,搞不好。由于居民自治参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制,导致在处理社区事务中国存在严重的职责不分的情况,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的权利、义务、时间、频率等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社区事务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随意更改和界定的情况,给社区工作者的管理造成困难。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2.居民思维观念陈旧我国传统的政府控制单位、单位管理社会成员的体制严重影响了居民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近几十年来,城市社会生活事务几乎都用行政化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形成对单位的强烈依附感和参与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正逐渐社会化“”和市场化,但是传统的单位本位使得居民新的社区参与意识还显稚嫩和薄弱。遇到事情还是习惯找政府解决,而主动参与解决的意识薄弱。3.居民行为特征各异城市居民多是搬迁和移居而共同生活于同一个社区之中,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对社区活动种类的偏好都有很大差异,单元楼式的住宅模式,在客观上也阻碍了居民间的交流与沟通,再加上城市居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大都投向工作单位,没有时间用于社区事务的参与,这给培育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的培养造成阻碍。三、改善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设想引导居民参加社区建设、加强居民自我管理社区的能力和居民互动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努力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有效实现居民自治。1.完善各项制度,畅通居民自治诉求渠道进一步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事务听证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等各项制度,灵活运用社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等载体,鼓励社区广大居民和其他群众性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公益性事业决策,实现民主促民生,共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谋社区发展。积极引导驻区各单位、物业管理机构参与和谐社“”区建设,营造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共驻共建的浓厚氛围。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区是我家的浓厚氛围通过社区宣传阵地,宣传社区的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工作性质,特别要抓好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开展社会法律、道德、科普知识、文化艺术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社区的一系列好人好事。通过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群众性的创建活动,宣传群众最关心的事,让社区居民群众走进社区,认识社区、信任社区。3.“”提升社区形象,形成社区是我家的认同感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创造优美的社区环境。如积极“”“”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实施的背街小巷工程、老新村改造等家门口的民心工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全面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通过幸福大走访,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居民反响强烈、群众要求迫切、矛盾聚集较深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区稳定,建立和谐的邻里互助关系,增强居民社区是我”家的认同感。总之,在公众参与意识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完善各种参与“”的载体来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推动社区从政府主导型向“”居民自治参与型发展,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