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关于对农村社区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的调研报告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生活质量的教育综合体[1]。《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 号)明确提出,要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农村社区教育载体,重视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现代生活教育培训[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5 号)也提出,要支持县城职业中学等学校试办社区学院,促进农民终身学习,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3]。在国家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效提升农民素质已被提到重要日程。全面了解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基础、居民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资源供给等现状,对探索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一、调研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一)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对南宁市 12 个县(市、区)教育局以及乡镇政府、社区(村委)干部,乡(镇)学校教师以及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采用“问卷星”线上调研。收回工作者问卷 2179 份,收回有效居民问卷 5747 份。课题组还到马山县、宾阳县进行调研,实地查看部分社区教育学校、基地的场馆,对部分居民、工作者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南宁市农村社区教育的硬件条件以及社区教育知晓率、参与率、需求情况等,从而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获得更加详细、全面的数据。— 1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二)样本分析课题组对工作者问卷、居民问卷的样本来源情况、性别和年龄结构、学历和职业状况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详见表 1、表 2。从工作者问卷样本覆盖县(市、区)的类别、性别、年龄结构、学历、职业类别,以及居民问卷样本覆盖的性别、年龄结构、职业范围、收入阶层、教育水平的分布情况分析,两种问卷的样本分布都较为均衡。因此,本次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靠性。二、南宁市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成效(一)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社区管理组织的权限划分、部门设置、机构级别、隶属关系、人员配备、政策法规等根本性的组织制度与形式,是提升社区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从社区教育各管理主体的类型和隶属关系上看,中国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分为行政主导型与学校辐射型[4]。目前,南宁市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是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即以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为主,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管理作用,统筹社会资源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县(市、区)及乡镇两级管理体系。县(市、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主要由分管教育的副县(市、区)长担任,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在县(市、区)教育局相关业务股室;乡(镇)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镇)长为领导小组组长。部分县(市、区)初步构建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教学体系,依托辖区中等职业学校成立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依托乡镇中心学校成立社区教育学校,在村(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基地。如横州市依托横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成立社区教育学院,依托 15 个乡(镇)中心学校成立社区教育学— 2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校,在 12 个村(社区)成立了社区教育基地。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基地为重要载体,给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满足基本需求一是场馆设施配备满足基本教学需求。为深入了解南宁市农村社区教育场馆建设、设施配备情况,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宾阳县陈平镇名山村、邹圩镇下窑村、大桥镇大程村、古辣镇马界村,马山县镇北社区、合诚社区、造华村等村(社区)。以上村(社区),除了马山县镇北社区只有三层楼的活动室、没有配备电脑和投影仪之外,大部分村(社区)都配有社区教育培训教室,也有室外活动场地,配备有电脑、投影仪,场地和设备能满足社区教育活动的基本需要。而在工作者调查问卷中,问及所在学校、村...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