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正确践行“三观”,书写教育强县担当.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党课讲稿:正确践行“三观”,书写教育强县担当 今天,能有机会和全县教育战线的同志们面对面交流,我倍感亲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而在座的每一位教职工,正是这块基石的砌筑者。刚才教育局的同志介绍了我县教育发展的近况,有成绩更有期盼。结合中央部署和全县教育实际,我以“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为主题,与大家作一次深入探讨,既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县教育“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有机衔接的思想动员。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三观”建设的教育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明确要求,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这一重要论述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思想方向。对我们县域教育系统而言,“三观”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行为准则,与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紧密相连。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一)权力观,回答“教育权力为谁用”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教育领域的权力,从来不是个人私器,而是人民赋予的责任。校长手中的办学自主权,是为了让学校办出特色、育出人才;教师手中的教学管理权,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得到成长;招生、采购、职称评定等岗位权力,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正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 XX 亿元,新建改建学校 XX 所,新增学位 XX 个,推动 49 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这些投入赋予我们的,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权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如果把学籍审批权当作人情交换,把教辅采购权当作谋利工具,把评优评先权当作私人恩惠,就是对人民赋予权力的背叛,必然会受到纪律严惩。(二)政绩观,明确“教育政绩为谁树”的核心导向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育人之道,首重真业绩。教育的政绩,从来不是短期的升学率排名,不是华丽的硬件设施攀比,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轨迹,是教师专业提升的职业收获,是群众发自内心的教育满意度。“十四五”期间,我县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高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考本科上线率连年提升,XX 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实现大幅增长;培育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XX 名,建成名教师工作室 XX 个。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生动体现。但我们必须警惕“唯分数论”的政绩误区,坚决反对为了短期排名牺牲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应付检查搞形象工程等错误做法,真正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三)事业观,践行“教育事业为谁干”的初心使命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教育事业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关乎县域发展的根基。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既是教书育人的职业选择,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担当。当 前 , 《 教 育 强 国 建 设 规 划 纲 要 ( 2024—2035年)》明确了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要打造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等八大体系。这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县域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事业就是要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独特光彩,让教育真正成为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二、锚定发展坐标,在教育实践中践行“三观”要求树立和践行正确“三观”,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落实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中。要紧密结合我县教育实际,把“三观”要求融入政策执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全过程,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三观”建设的保障基础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既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直接体现,也是支持教育工作者践行“三观”的坚强后盾。“十四五”期间,我们主要做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