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循历史足迹感胜利荣光悟今朝使命.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党课:循历史足迹感胜利荣光悟今朝使命 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就在二十多天前,举国上下共同纪念了一个无比庄严、无比重要的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想必大家的思绪,还时常会回到 9 月 3 日那天,回到北京天安门广场那场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盛大阅兵式上。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礼炮,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那一个个坚毅挺拔的身影,无不在向世界宣告:80 年前,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驱散了黑暗;80 年后,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今天这堂党课,就让咱们一起,循着历史的足迹,感受胜利的荣光,思考今天的使命。这既是一次回望,也是一次展望;既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一、烽火忆当年,铁血铸山河回望 80 多年前,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那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岁月,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到 1937 年卢沟桥的枪响,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着华夏大地。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南京屠城……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是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刻在民族记忆里永不磨灭的伤疤。短短六周,30 万同胞在南京惨遭杀戮,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 30 万个破碎的家庭,是国破家亡的血泪控诉。侵略者妄图用屠刀和烈火,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但他们算错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打不弯、压不垮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四万万同胞没有选择屈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无论何党何派,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在正面战场,淞沪会战的惨烈、台儿庄的捷报、武汉会战的坚守,国民党爱国将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阻击日寇的第一道长城,粉碎了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叫嚣。而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类人民抗日武装,像一把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让侵略者处处挨打、寸步难行。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想必大家都听过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在零下四十度的东北密林里,他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数日,弹尽粮绝。牺牲后,残忍的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里面只有未能消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还有巾帼英雄赵一曼,面对日军的酷刑,她坚贞不屈,在给儿子的遗信中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这些英雄的名字,以及更多无名的烈士,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永远的精神丰碑。经过长达 14 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伤亡 3500 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为代价,终于在 1945 年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这一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抗战,牵制和消灭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二、雄师展新貌,强国启新程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 9 月 3 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胜利 80 周年纪念大会和盛大阅兵式,就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对未来最郑重的宣示。那天的场景,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通过电视或网络直播看到了,那种震撼和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整个仪式流程严谨而庄重,充满了深刻的象征意义。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首先,是“铭记”与“传承”。阅兵式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当礼炮鸣响 80 声,寓意着胜利 80 周年;当仪仗队护卫着国旗走过,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节点上。此次阅兵的一大亮点,是首次设置了“抗战老兵方阵”。当那些满头银发、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