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xx 县司法局关于社区矫正执法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省、市转发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社区矫正专门执法队伍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司办通〔2023〕31 号)要求,现将xx 县社区矫正专门执法队伍建设情况梳理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 县现有县级社区矫正机构一个,社区矫正相关工作由县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承办,县级社区矫正执法机构人员 5 人,其中司法局班子成员 3 人为行政编,人促股干部 2 人,事业编 1 个项目人员 1 个,本科学历 5 人,法学专业 2 人。受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的司法所 7 个,参与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人员 10 人,其中 5 名司法所长、2 名主任科员为行政编,事业编干部 2 人,项目人员 1 人,本科学历 8 人,大专 2 人,法学专业 2 人。县级社区矫正机构 xx 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于 2015 年 7 月建成投入使用,投资 35 万元,面积 330 平方米,包含报到登记室、电子监控室、矫正宣告室、应急指挥(研判)室、训诫— 1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谈话)室、心理咨询室、教育培训室、工作室、档案资料室9 个功能室。二、主要做法《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以来,xx 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在“执法规范化、矫治精准化、档案管理制度化、监管应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性化、社会化、科学化的矫正管理,在社区矫正对象中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开展一次法律知识讲座,一次公益活动,一次警示教育,一次上门走访,一次心理疏导),创新“五微”工作法(微定位、微视频、微交流、微课堂、微关怀),全面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监管,切实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质效。(一)打造“个性化”矫正。按照《社区矫正法》的主导思想,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因事制宜的管理模式。一是因人施教。综合分析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谈心谈话,确定矫正方案,开展矫正工作。二是以情施教。以不妨碍社区矫正对象正常的生产生活为原则,充分考虑每个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困难点,动态调整矫正方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整学习和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帮助、心理疏导等工作,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健康阳光— 2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的回归社会。三是动态施教。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把动态分析贯穿于整个矫正过程,及时调整矫正方案,保障个性化矫正的有效执行。(二)开展“五个一”活动。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全面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监管。一是开展一次法律知识讲座。利用每周二矫正对象集中到所报到日,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结合典型案例引导矫正对象尊法守法,心存忌惮,敬畏于法,把自身言行限定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二是开展一次公益活动。每月至少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帮助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激发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三是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每周学习一次警示案例,每年召开一次集中警示教育大会,通过具体案例,使矫正对象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对社区矫正管理制度有所认识,从而对照自身行为有则改之,杜绝侥幸心理,扼杀违法违规行为于萌芽之中。四是开展一次上门走访。每周对矫正对象进行入户走访,重点摸排再犯罪风险较大、有暴力倾向、情绪不稳定人员,深入了解工作生活动态,加强与亲属的衔接沟通。五是开展一次心理疏导。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每周对情绪不稳定的矫正对象进行一次心理疏导引导矫正对象— 3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正确控制情绪、缓解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心理状态,增强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三)创新“五微”工作法。将线上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提高监管效率,最大限度杜绝漏管、脱管现象的发生。一是开展“微定位”。通过微信“共享实时位置”功能,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每天两次发送位置信息,不定时开展抽查,结合甘肃省社区矫正管理平台定位管理功能,精准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实时动向。今年以来通过“微定...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