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情况汇报.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乡村人才振兴情况汇报近年来,xx 县聚焦破解农村“空心化”、“老人牌”支部、村级后备力量缺乏、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等问题,探索实施“农民导师制”,打造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就近就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产业致富能手、村级后备干部,不断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全县聘用“农民导师”1364 名,有农民学员 1.6 万人,累计培训农民 20 余万人次。一、聚焦“选””,建好导师库。一是内选精英。出台《关于兴办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全面推广“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行“以产定导”“以导带产”,重点从农业专家、技术骨干、致富能人、乡村“工匠”等优秀人才中选聘产业导师 463 名,从*校教师、*政干部中选聘思政导师 311 名,按照县、乡、村三级分级分类建立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导师库,精准匹配和推送产业导师担任坝区产业、村办企业、合作社“技术顾问”,推动产业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升。二是外引能人。出台《xx 县乡土人才引进办法》《关于实施“雁归计划”培养乡村振兴后备力量的方案》等办法举措,鼓励和吸引本土籍在外高校毕业生、农民企业家、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就业,择优选聘农民导师 500 人,根据专长分类组织到— 1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合作社、生产车间等授课,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回大山,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是特聘专家。制定《xx 县柔性引进“周末专家”十六条措施》,聚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利用临近川渝区位优势和东西部协作平台,特聘上海、重庆、成都、贵阳等地 90 名“周末专家”为导师。通过股权奖励、分红等薪酬制度和“保姆式”服务吸引“周末专家”带领团队进驻 xx,领衔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周末专家”领衔项目 53 个,已完成方竹笋保鲜技术研究等项目 51 个二、注重“育”,培养田秀才。一是一线办学讲授。坚持分类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一个理论教学点+若千实践基地”的学校架构,因地制宜在全县 20 个乡镇 154 个村居兴办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 181 所,围绕白茶、方竹等主导产业开设专业课程 35 门,农民导师下沉到村组一线、田间地头,采取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农民学员“传道授业解惑”。二是领军人才帮带。深入实施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县、乡、村三级*组织负责人对领军人才跟踪联系机制,通过领军人才个人自荐、相关部门推荐、县委组织部审核的方式,从中遴选 50 名“标杆型”村级领军人才作为“头雁”,每名“头雁”结合实际帮助带动 5 至 30 名学员,着力培育出一批热爱农— 2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村、服务农村的乡村振兴书记、村集体职业经理人等实用人才。三是校企合作实训。大力推行“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兴建实训基地(工厂),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和企业签订实训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分批选派学员到实训基地跟班学习生产经营、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知识技能,做到学用结合,积累实战经验。目前,全县已建立实训基地(工厂)560 个。三、强化“管”,机制保质量。一是建立学校成效考评机制。制定《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内容规范化方案》《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工作成效考核方案》,明确学校有专人负责、有专用教室有统一标识、有悬挂*旗、有教学仪器、有图书教材、有规章制度、有学员档案“八有”建设标准,将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建设工作纳入 dj 工作考评和各级*组织书记抓 dj 述职评议内容,并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切实推动“农民导师制”工作取得成效。二是建立导师动态进退机制。建立农民导师积分制和动态进退管理机制,定期组织专家、部门业务骨干等对农民导师的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授课能力等进行考核评价,对处于积分挂末和综合评价靠后的农民导师及时清退出“导师库”,同步吸纳优秀的人才进入“导师库”,确保农民导师队伍始终优选强配。目前,累计退出导师— 3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