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读红色历史寻现实差距在对照反思中勤拭信仰之灯.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党课:读红色历史寻现实差距在对照反思中勤拭信仰之灯 信仰一词,在上级文件、教育教案中反复提及,但总有同志感觉高大上、空虚远,落实起来没有抓手,认为只是挂在嘴上的一种“空谈”,感到讲不讲信仰无所谓,工作照干、工资照拿、生活照过,这其中不乏个别业务工作比较出色的同志,仿佛信仰真是可有可无。一、探寻信仰本真——说一说,信仰是什么,我们为何需要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是最高领袖为中国共产党人信仰所作的注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信仰与信念、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同属于上层建筑,是一种意识形态。每个人都有信仰,只不过有人信仰的是某种宗教,有人信仰的是某种思想、主张,有人则直接信仰金钱或权力。普通百姓的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核心就是“信”,但不仅仅是“信”,还有把信奉的对象作为自己行动的原则和指引。也就是说信仰包括相信和追求两部分。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党章》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中规定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00 多年来,《党章》17 次修改,这一答案始终没变。因为这个信仰始终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一)信仰给中国共产党人指引了前行方向。有位哲人曾说:信仰就像一个遥远的光点,哪怕渺如星斗,也能让人奋然前行。革命烈士韩麟符,为了信仰信念两度寻找组织。一次是韩麟符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前期准备工作,后由于身患疟疾,在地下党员家里养病,病愈以后积极寻找组织,为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与妻子丢掉随身携带的银元、衣物等,这期间,两人除了一身衣服外,一无所有,最后衣衫褴褛地辗转返回天津,尽管如此,他仍奔走于旧中国每一处革命星火燃烧的地方。另一次是 1928 年,因在收编张宗昌旧部过程中与顺直省委产生矛盾,被以“犯了军事投机和组织上的错误”为由,“留党察看六个月之处分,并开除内蒙古特委书记职务”。1934 年,为躲避通缉,韩麟符与夫人隐居山西省榆次县东苏村。这段时期,被一些同志认为是“脱党”“叛徒”。后经榆次、元宝山等党史研究人员的调查,韩麟符被开除党籍期间,他不但与陕北红军积极联系、以笔名给天津的《大公报》撰稿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还积极介绍过去的部下前往延安参加工农红军。韩麟符在不被组织信任、受到敌人通缉的情况下,仍坚持革命斗争,这就是信仰赋予他的伟大力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量。历史实践启示我们:信仰是人生的灯塔,没有信仰的指引,人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航向。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枪杀韩麟符的人恰恰是党的叛徒——他曾经的战友,并称“热河四杰”的中共内蒙古特委书记郑丕烈,因为听说蒋介石悬赏 50 万元捉拿或处死韩麟符,便与南京宪兵司令部警务处长韩文焕接洽,秘密埋伏在村口,趁韩麟符出村不备之际,将其亲手枪杀。因为信仰的问题,一个成了万人敬仰的革命烈士,一个成了万人唾骂的无耻叛徒。(二)信仰使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克服重重困难。据乌兰夫的儿子乌可力回忆,1938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亲自接见乌兰夫和白海峰。毛泽东在仔细听取了两位蒙古族抗日英雄在鄂尔多斯的莽莽高原和额济纳旗的浩瀚大漠里,指挥新 3师纵横千里、奋马扬戈,一次次打击日寇和蒙奸的汇报,连连拍手称快,并问“你们为什么把部队拉到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驻守?”,乌兰夫答道:“国民党二战区指令我们驻守在河套地区,为傅作义的老家看家护院,我们把新 3师顶在伊克昭盟地区。一方面,可以坚决顿挫日寇继续西进的企图;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一条,我们顶在鄂尔多斯,就从翼侧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战略安全,不让党中央、毛主席有北顾之忧!”毛泽东默默地看着乌兰夫和白海峰,缓缓地伸出拇指,赞道“好啊,你们有如此之强的大局观,了不起!了不起!”一句“我们顶在鄂尔多斯,就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从翼侧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战略安全,不让党中央、毛主席有北顾之忧!”说起来轻描淡写,做起来并不容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