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关于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典型经验做法报告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XX 市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积极探索创新,打造了移动课堂、红色课堂、邻里课堂、实践课堂“四大课堂”,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员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激发了党员教育培训活力。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打造移动课堂,在润心铸魂上想办法(一)开发特色教材,贴近党员生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主题主线,深入挖掘 XX 本土特色资源和文化内涵,组织专业团队精心编写具有 XX 特色、内容生动、贴近生活、符合培训需求的特色教材和案例课程。这些教材和课程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党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场景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让党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党的政治理论思想,使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乏味,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二)创新载体形式,避免灌输教育依托多种载体形式开展理论课堂教育,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网络课程、移动学习 APP 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互动性。例如,制作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微党课音频等,让党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组织党员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等活动,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党的政治理论的理解。(三)打造品牌活动,开展微宣讲精心打造“千名书记上党课”“大树底下听党音”“银发课堂”等品牌活动,邀请机关党组织书记、党代表、乡村振兴领头雁、老知青等先锋模范,深入基层一线,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分享贯彻落实党中央思想方针政策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依托小凉亭、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家园等基层阵地,广泛开展对象式、情境式微宣讲。宣讲员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土语、小故事、顺口溜等形式,将党的创新政治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让党员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如 XX 县培育并组建的“红色宣讲团”,在大树底下生动讲述“红军长征过 XX 的故事”,开展主题党课 200 余场,吸引了 1 万余人次收听,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打造基层“文艺课堂”,结合当地文化习俗,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最新政策等内容融入到文艺作品中。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小品、相声、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戏曲、歌曲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地进行演出。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党的“好声音”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生根发芽,使党员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理论教育。例如,XX县结合农村赶集、六月六、尝新节等民俗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文艺工作者等举办 3000 余场送戏下乡文艺活动,在活动中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和交流互动,深受群众喜爱。二、打造红色课堂,在筑牢阵地上下功夫(一)挖掘红色资源,打造教育品牌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对革命遗址、纪念场馆、英雄事迹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将这些红色资源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全力打造“福地 XX”红色教育品牌。组织专业人员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结合新时代党员教育的需求,针对性地打造党员教育特色教学方案及红色研学线路,并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将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使党员在参观学习中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深度。(二)建设教学基地,形成培训圈依托安江农校纪念园、粟裕同志纪念馆、通道转兵纪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念馆等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现场教学点),精心打造“长征精神传承之旅”“革命足迹追寻之旅”“抗战胜利探访之旅”“时代精神感悟之旅”四条全市精品红色教育路线。围绕这四条精品路线中的场馆(场所),坚持以特色各异、领...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