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位一体”推动职教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考.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有关“三位一体”推动职教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考******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艺术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输送的主渠道。《关于促进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教育引导与文化熏陶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开展文化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要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一价值赋能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各方面各环节,构建课堂推动、实践带动、企业联动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文化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融合。以课堂为主渠道,推进“文化+”教学方式改革。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构建“三位一体”机制,要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技能提升有机融合为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文化+”教学方式改革。一是树立单元教学的科学理念,确立不同文化要素的单元主题。例如,民族地区院校可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中确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传承创新的单元主题,贯穿与服装设计专业群建设相关的各门课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知识体系的认知上实现从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的理念转变,理念转变是拓宽课程思政教育视野、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专业课程教学针对性的首要前提。二是在专业课教学设计中整体把握不同的文化主线,依据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构建文化知识教育的情景,有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系统性、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认知教育,避免思政元素的“硬植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单元统筹课程教学设计,强化文化元素在专业课中的精神引领作用。例如在“建筑室内设计”等课程中聚焦中国传统建筑,不仅要讲清建筑形式、风格,还要探究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文化素养。三是挖掘与原有知识体系相契合的文化元素,开发“文化+”活页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活动载体,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专业课本身具备极强的文化黏合度,要紧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步伐,利用好本地各类文化资源,不断完善专业教材。例如,服装设计专业群可将本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等内容融入教材,在提升专业课程“文化含量”的同时,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以文润心、以文铸魂。以实践为主抓手,构建“运用+”课程思政体系。******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实践与运用是职业教育最本质的功能属性。近年来,“实践思政”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和创新点。构建“三位一体”机制,要以实践为抓手,构建以运用为核心的立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一方面,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要通过现场实践、课堂活动、毕业设计等体验式教学,实现浸润性教育,真正帮助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组织学生到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文化企业等开展实地研学,身临其境触摸文化繁荣发展的脉搏,了解文化艺术工作的现实需要,进而增强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的使命感和学习提升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具有文化的实践运用属性,课程思政具有多样性,要通过项目式教学、大主题教学等手段,将文化资源要素充分运用于专业教育。可以结合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以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创新为大主题,开展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传统文化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艺术活动策划、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调研等实践教学,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以企业为主方位,凝聚“产业+”协同育人合力。******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文化艺术职业教育主要为服务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大课堂的重要途径要以企业为主要合作对象,聚焦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打造专业课程任务驱动的教学项目,从文化产业大融合的宏观视角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确立以服务文化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