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基层野外文物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中央论述精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保护机制,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野外文物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是安全形势严峻。野外文物大多零散分布在乡村山间、深山老林等一些偏远、隐蔽的地方,文物本身受水土流失、风化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大部分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有限,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损害不予制止,对盗窃、挖掘文物的现象缺少预警意识。野外文物点多面广,监督管理难度较大,盗掘、挖掘、破坏古遗址、古墓葬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野外文物安全隐患重重。二是保护经费短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现有经费来源仍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为主,主要用于大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可移动文物保护等,而大量的省保、市县保以及其他文物点保护资金按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承担,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但部分县区地方财政紧张,文物保护投入有限,资金缺口大,在基础建设、日常养护、应急抢险、环境整治、人员薪资等方面的支出显得力不从心,仅能保障重点文物保护,不能做到全面覆盖。三是“建保”矛盾突出。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与文物保护矛盾越来越多。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由于最大化追求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一些处于城市开发中心或影响重大建设的古建筑、墓葬、碑碣等历史文化遗迹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距离村庄较近且不能为群众带来流量经济的历史遗迹多受基本农田建设、小城镇开发和道路建设等生产生活影响,人为破坏痕迹明显。四是专业力量薄弱。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业务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而且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撑,但大部分专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一些较大的文博单位,导致基层文博单位人员编制不足、力量薄弱,文物保护工作推动难度大,加之受资金投入、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引才难、留才难”问题比较突出。以基层某县区为例,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X 处、馆藏文物X(套),文物数量较多,但文博系统考古、修复、研究类专业人员仅有 X 人,专业力量明显不足。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二、对策建议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当好文物安全“守护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通过签订《文物保护倡议书》、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展示文物图版等方式,广泛开展文物及遗址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的意义和盗窃、破坏文物的法律责任,调动广大群众关心支持文保工作和同文物犯罪活动做斗争的积极性。二要加强融合发展,捂紧文物保护“钱袋子”。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社会事业预算之中,积极整合资源要素,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切实保障日常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文旅融发展,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合理开发利用文物古迹,通过参观游览、科研陈列、经营服务等形式,引导扩大文化消费,实现旅游开发反哺文物保护的良性循环。广泛动员志愿者、社会团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成立文物保护基金机构,自发筹集文物保护经费,构建文物保护新格局。三要细化工作措施,织密文物安全“保护网”。坚决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 www.mishuzj.com贯彻“管行业必须管文物”的理念,把文物保护作为城市建设、土地审批、项目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前置条件,系统挖掘、梳理、研究、整合文物资源,认真谋划文物事...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