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网格化管理情况汇报网格化管理是指将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并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在*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基层治理提出新的要求,指出基层治理关键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措施,建设基层治理平台,逐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基层可能出现的矛盾在基层化解,基层问题基层处理。近年来,xx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平安xx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农牧区社会结构特点,构建“全域覆盖、多网融合、实体实战、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将各级*委、工委、*组、*支部以及15353名*员全部纳入889个大小网格中,全州共组建社会治理队伍745个13410人,打造农牧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鉴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仍在探索中,当前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平安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一是网格化治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乡镇和村、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网格一划了之,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甚至有时候存在“有网无人”的现象。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职能部门网格与综合治理网格尚未有效融合,各级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缺乏衔接,尚未很好形成真正完整的闭环模式。比如,乡镇政法委员、派出所干警、村社网格员、司法局调解员等,均能出现在基层网格化治理角色中。网格化治理的技术平台依旧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检察院、法院、政法、公安、司法、城管、卫计、信访等信息尚未实现互联互通,网格化治理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有待完善。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二是网格化治理任务负担过重。虽然村和社区的网格管理有明确的准入制度,但是网格的行政色彩较为明显,大多时候还要承接上级部门指派的超出业务范围的任务,不同程度出现了“网格是个筐、什么都要装”的现象。比如,各级网格员大多时候都在为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忙碌,涉及行政、扶贫、生态、政策宣传、违章违建等等,甚至涉及摸排污水管网、巡防巡逻等任务,工作杂、多、累,网格员一岗多责,疲于奔命。同时,在村、社区一级的网格化治理中,网格员难以专职化问题比较普遍,大多数网格员由村“两委”、社区成员和其他村干部兼任,一名村、社干部身兼多职,既是村、社中的“网格员”,又充当了县、乡生态保护员、河湖管理员、林业管护员等多重角色。三是网格员队伍建设有待优化。基层网格员队伍普遍存在年龄高、文化程度低、信息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人员综合素质得不到保障。比如,网格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占32%、初中文化占53%、高中文化占8.5%、大专及以上仅占6.8%。当前,全州1700余名网格员仅有161名为专职网格员,且月报酬仅有200元,一线网格员无固定薪酬保障,没有明确的晋升和发展空间,加之网格员的工作量大且琐碎,不利于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州县两级对网格员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尚不健全,虽然仅2024年上半年州综治维稳信息联合四县开展的培训已有14场次,但培训针对基层网格员综合素质提升的相关培训相对较少,同时也缺乏相应的“传、帮、带”机制,加之网格员更替频繁,导致新加入的网格员对基层工作情况不熟悉、业务不熟练。对策建议:一是强化dj引领。以基层*委为统领,村、社区*组织为主体,各*支部(*小组)为纽带,由基层*组织书记兼任网格长,*员兼任网格员,建立完善*员干部参与网格化治理制度,形成县、乡镇、村社三级联动的dj引领网格化治理机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制。二是精细划分网格。按照“属地性、整体性、适度性”的原则,在尊重传统、着眼发展、方便管理的基础上,由县级政法委会同组织、民政等部门及乡镇,区分城镇、农村、牧区三种社会形态,统筹考虑区域面积、管理内容、人口数量、力量配置等因素,科学合理优化调整乡镇、村(社区)、组(网点)三级网格体系,统一划分网格、统一网格名称和统一网格编号。三是充实网格力量。充分发挥基...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