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党建品牌.docx

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在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党建品牌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特色红色资源优势,深挖红色内涵、整合红色资源,秉持“全域党建引领全域发展”的理念,从创建党建示范样板、筑牢党性教育阵地、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全力打造我县特色红色党建品牌。一、赓续红色血脉,创建党建示范样板。以我县红色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托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持续打造建国乡广信村红色党建示范样板,整理抗联时期红色故事、丰富革命史料内容,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等银发人才作用,整理文史资料14项,整理《我县抗战记忆》等革命历史题材书籍4本,讲好红色我县故事。修缮红色文化遗址、打造红色教育阵地,修建了火烧营抗联军垦和生活场景体验园、火烧营储藏窖遗址、大转山子防御区遗址、簸箕掌指挥中心、遗址公园等节点广场,建设了广信村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系列农副产品,开发抗联服装租赁、民宿、山特产品销售、抗联餐饮体验等项目,使广信村群众参与其中,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把广信村建设成为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红色美丽村庄。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抓手,遵循“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以邻近村为配套呼应,串珠成链,逐步完善哈肇路、木白路2条党建示范带,推动我县革命老区连片开发,选择了一批基础好、村支部书记能力强积极性高的重点村,在规范提升、选优配强、产业项目上予以倾斜、扶持,着力打造了“火炬文化村”“五棵树产业村”“烧锅窝子文明村”“红旗英雄村”“吉祥治理村”等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村。二、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党性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家门口”红色资源优势,以建强红色阵地、拓宽教育载体、突出教育实效为着力点,重点打造了由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广信村三门徐屯红色抗联小镇、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群和密营党校“四点一线”构成的红色研学线路。我县马旭文博艺术中心是“感动中国”人物马旭同志个人捐款1000万所建,依托展厅的43个“一”及马旭同志用过的物件让前来研学的党员、干部、群众了解马旭同志的光辉事迹,同时用大量的图文和革命文物讲述东北抗联在我县的战斗故事,鲜明再现了杨靖宇、赵尚志、张甲州、张瑞麟等抗联将士曾在我县地区爬冰卧雪与敌人搏杀的战斗情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及国防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密营党校位于我县小鸡冠山,是东北抗联精神和文化教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育、研学基地,依托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群丰富的场景资源,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在鸡冠山密营党校举办“红色大讲堂”,沉浸式讲党课,结合现场教学资源,按照“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的思路,党校教师、红色讲解员菜单式宣讲,让前来研学的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得到红色精神洗礼,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人心。红色研学线路作为红色研学基地及对外宣传我县红色文化的窗口,通过实行县校合作,成为全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干部培训基地,接待高校师生16个班次、1980余人次,接待党政机关干部实地开展生动党课2万余人次。三、做强红色文旅,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精准定位红色文旅主题,根据特有的资源内涵和文化灵魂,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进行挖掘和提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深度融合。深度发掘鸡冠山红色抗联文化,全方位诠释抗联精神的内涵特质和时代价值,注重资源整合和文旅融合。积极申报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召开“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持续加大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的保护力度,国家、省市进行纵深报道,扩大了我县红色教育文旅品牌影响面。打造“重走抗联路”红色文旅品牌,依托鸡冠山东北抗联规模面积最大、遗址遗物最多的特秘书之家—全网资源每日更新www.mishuzj.com点,积极建设“红色我县+”东北抗联主题文化公园,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景区,改善抗联路沿线景观,建设三门徐红色产业走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材料大师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材料代笔、论文期刊请加微信sjgw98咨询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
客服微信
  •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回到顶部